首页 -> 新闻中心 -> 云计算 -> 正文
2019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丨中国信通院马飞发布国内首个云MSP能力要求标准
2019-07-05

7月3日上午,2019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2019云计算开源产业大会以“计算无处不在,开源引领未来”为主题,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在上午的主会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马飞发布《可信云·云管理服务提供商能力要求》标准,并进行深入解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云计算部副主任马飞

各位嘉宾大家好,演讲之前我想问一下在座有多少人了解或者听说过MSP,请举一下手。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关于MSP——云管理服务提供商的标准情况。从刚才举手情况也看到,对MSP了解的人并不多,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标准分享,让大家知道什么是MSP。

一、MSP研究背景

大背景看,国家一直在推动整个云计算的相关发展。从2015年5号文的发布到去年工信部发布的“企业上云”相关文件,都一直在不断推动国家云计算的发展。从我们的研究看,企业上云是未来很大的趋势,国外、国内发布的云计算报告可以看出,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的云计算发展整个趋势是非常向上、非常好的,未来有很多企业要用到云计算、要上云,不管上的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

在上云过程中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看一下上云过程中用户面临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1.平台选择。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的平台?选择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

2.系统迁移。哪些系统上云?哪些系统不上云?如何保证系统在迁移过程的稳定性?

3.多云管理。如何统一管理复杂的多云和混合IT环境?

4.应用优化。如何将云技术和行业特性结合,驱动业务创新?

除此之外,还面临计量计费、成本核算、安全管理、上云后保障等问题。我们需要有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情,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云的MSP这样的角色或者叫云管理提供商,它能够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二、云MSP发展现状

我们来看一下MSP发展的历史和现状。MSP的概念在20年前就出现了。上世纪90年代,IT服务盛行,IBM等传统外企围绕IT提供的一些服务,当时把它称之为MSP。到了现在,随着云计算发展,资源从传统IT上云,围绕云相关的咨询、迁移、管理等等一系列的服务出现了云MSP这样一个角色。

所以,云MSP不是云服务商,也不是甲方,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方或类似于管家这样一个角色,它服务于企业上云、用云的整个过程。

云MSP这个概念在这两年慢慢兴起,最早是2017年Gartner推出一个报告,引出云MSP概念。围绕着云MSP,很多国外、国内厂商都在建立自己的合作伙伴的计划,建立MSP计划,围绕着上云、迁移做自己的生态。

我们也看到国外两个比较有代表的大厂商,围绕他们的生态提出MSP的要求,都是今年最新的标准要求。列了一下,大概每家都有十几项大方面,有几十项要求。可以看得出来,他们都是围绕着自己的生态,去考察服务商,看财务健康度、对自己云的了解程度。其实目的是通过MSP把他们的客户资源更好地维持下去,上到厂商自己的云上。所以我们说云厂商建立云MSP,是建立自己的生态,让更多的用户到自己的云平台上。厂商建立云MSP标准的目的和出发点,与我们是不一样的。

同时经过调研了解,我们看到云MSP厂商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做的专业、整套服务的厂商,也有厂商只有一部分能力,就号称提供MSP服务。厂商能力高低不同,提供的范围也不一样,整个MSP市场上缺乏相应的标准。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可信云关注到这个方向,尝试做云MSP标准。

三、可信云MSP标准介绍

标准从无到有的过程比较难,我们用了近半年时间克服困难,做出了国内首个云MSP能力要求标准——《可信云·云管理服务提供商能力要求》标准。

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信云体系所有标准都是从用户角度围绕用户关心的内容做的。我们的云MSP标准针对的对象是MSP的管理服务提供商,包含咨询、迁移、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同时,我们是站在第三方中立的角度,不像前面厂商要求绑定锁定,我们是围绕着用户在企业上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去做的这个标准。

同时既然是一个能力要求,所以我们考虑到各厂商在能力和范围上有差异性,评估内容包括咨询、迁移、管理,并依据不同服务水平做了分级,分为基础级、增强级、卓越级。

下面简单给大家看一下云MSP标准主要的内容。

企业上云过程中,第一步是咨询,比较关键。要对企业整个上云的相关情况做一些了解,做一些相关的规划设计。所以我们从企业的基础能力、系统评估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三方面包含13个子项、33条具体指标要求,给出云MSP咨询能力标准。

做完咨询和迁移的规划设计后,第二步就是实施迁移。迁移能力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迁移预案;第二是具体怎么迁,有哪些工具和方式手段;第三方面,迁移完以后要保证迁移过程中业务系统跟原来是一样可用,保证整个数据的完整性。迁移能力标准包括11个子项、37条指标。

第三块是管理能力。上云以后的管理能力标准,我们分为多云接入能力、资源管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包括14个子项、32条指标。

以上三部分加起来大概有30多项大的方面,102条指标构成考察云MSP厂商的标准。这足以说明我们指标的完备性。

下面是我们从功能和技术两方面考察能力水平。

功能项分为咨询、迁移、管理三部分,覆盖整个上云生命周期。

技术项有四部分考量,首先是人员,比如说厂商的人员是不是有云计算相关的资质背景,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储备。其次是技术,厂商的技术能力,做的报告是不是有相关的规范性、完备性、可读性,对客户很好的建议。第三是工具,工具体现在迁移的工具、管理的工具方面,供应链是不是完备的,同时工具上可能有自动化的方式、标准化的工具产品。第四是流程,流程体现在整个的管理制度上是不是有足够的规范性、流程性、管理制度等等。

所以我们基于功能的完备性和基础能力体现两方面,把整个MSP厂商分成卓越级、增强级、基础级三个等级。高等级的厂商,肯定是比低等级的厂商提供的功能更多,能力更强的。

另一方面,人员的能力水平、人员结构、公司案例实例的积攒,包括技术实力,出的一些报告规范性、完善性,包括工具的完备性、流程化等等,我们通过刚才提到的一百多项指标来考量你这个厂商到底处在哪个等级上。我们这样做,目的不是分级,是为了规范MSP市场,大家可以看到你到底处在什么样的等级。有好的标准参考,厂商可以知道自身要变成卓越级,还需要在哪方面提升。

我们推出这个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云MSP市场,促进云MSP厂商们提升服务和能力,让企业用户能有更好的体验。这个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发展和整体能力的变化,标准会不断提升。

从年初我们准备做云MSP标准,到最终确定标准,我们前期走访调研了很多企业,中后期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这个过程中很多云MSP厂商给了我们支持,比如贝斯平,比如上海仪电集团的南洋万邦、信诺时代、还有安畅网络、紫光云等很多厂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可以说这个标准是大家一块努力的成果,在这里我代表整个编写组感谢大家。

新闻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