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云计算 -> 正文
华为网络产品线企业解决方案 舒晖:云驱使的互联网重生
2017-04-26

W020170420637602925440

舒晖:大家下午好。听到题目,其实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但是确确实实这个云给我们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前面很多位专家的介绍里提到的很多细节,其实都需要底层的基础架构去重构的。这里面可能在座的各位有的看到的只是一个软件层次的问题,我来补充最后一个话题,除了软件之外也要解决大量硬件基础设施的问题。

我今天来主题演讲的时候是在咱们运营商、云服务商这个主题,大量的提供是云基础设施之一,说来也巧,我本人历史上做过对口中国电信的网络,其实参与了我们国家的互联网。此互联网非彼互联网,不是腾讯、阿里、百度应用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咱们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也是由电信、联通、移动提供的非常发达的互联网。到今天中国宽带平均接入水平达到了30兆,在这样一个大的网络重构里,我们也看到云化之后有很多的基础设施的变化,会使这个网还会再发生变化,会使提供的服务里面真正保证QOE。

在去年大家有感觉云计算突然之间温度骤升,有几个关键事件,第一个是人机大战,还有一个是Netflix和亚马逊首次基于全球公有云的业务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这是我们整个传媒行业,包括电影、电视台制作,从录播到每个人触达的2C用户的感知,实际上大量缩短了编辑时间。确切讲应该是奥斯卡给了一个高科技技术成就奖。另外一个可能我们感知非常多,中国有最大的电商交易,可能半个小时一个小使的交易量就是全世界包括欧洲、亚洲在内的全年的交易量。还有一个是亚马逊,可能大家看到太多的关于亚马逊的报道,他实际上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去年其实亚马逊的云服务跨过了一个门槛,他也是刚刚达到了百亿规模,并且能够真正把云做成一个服务,而且是能赚钱的服务。亚马逊的背后做了哪些事情,值得拿出来再分享。

今天上午主会场有个议题是关于大河云联提供分享的云的基础承载服务,这个主题我们应该是一致的,他们分享的关于网络重构要能够快速的匹配云的服务。说到云服务,我们还是要对IT进行重新认知的,历史上运营商是不太了解云的,云其实最早是由普通的IT支撑系统演进而来的。它是由一些应用、一些构想,传统的企业IT其实是基于一种传统的架构来,我们讲未来的IT架构会有几个变化,可能在座的各位不太熟悉,左边是咱们发展了15年的IT行业的架构,这个是治理架构,治理架构是说我们一般企业会配一个CIO,会有一个IT支撑部门,来给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包括ERP,包括移动表单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支撑系统。还有一个是我们原来传统的商业模式,只是一个买卖,大家看到有大工厂、大企业、大客户,他把一个产品高度的集成到一个产品当中去,去变成一个商品。但是未来云服务这个东西云化之后,其实是由企业的架构变化带来的诉求。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它的商业模式变了,也是一个多元化的,我们经常会听到各大云公司自己做生态,其实是在结构商业变化。另外后面会讲到,大家会看到一个企业的去中心化,这也是服务于包括美国在内、中国在内面对的各个企业成长里的全球化,一个企业如何能够匹配全球化,这也是他的IT系统要做大量的变化。这也是未来IT演进趋势了,IT的支撑系统也会发生变化。华为在去年刚刚发布了我们的IT2.0架构,数据中心化,还有一个敏捷IT化,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其实我们就已经大量的在面对全面云化,今年可以看到很多宣传主题都会提到全民云化,其实就是大量引入了关于未来支撑系统里,除去迅速之外,还有大量互联网、物联网。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的专题是讲我们的开放生态,这一块我们其实希望和业内的,在提供云服务的伙伴里大量提供变现服务。今天前面的演讲都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深度接触了大量的实际的需求,包括刚才有一位分享关于Docker里,他说到50毫秒的低时延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IT的错误,导致激发网络剧变的一个故事。

互联网,大家总说这个名字和实际的东西对应起来是分层次。其实我们中国老百姓用的互联网在全世界的网络里还不是我们真正的互联网的主节点,大家知道中国电信、联通提供的服务只是在全世界的Tire2节点,在原来的历史上已经发展了15年的互联网,其实分三层架构,以美国本土为中心来提供这样一个三层架构的传统IT互联网。这个互联网现在因为提供云服务之后,有相当多的地方不匹配,其中最重要的三大痛,第一个,无法提供快速低时延服务,第二个不能提供对等服务,第三个是匹配未来架构的问题。刚才分享的主题也提到了,未来把CO变成一个以DC为中心的网络架构,深层次变化也要先认知这个网怎么来匹配。还有一个是驱动这个网的应用里,最早不是由云驱动来的,是由CDN,这个可能在座的运营商深有体会。还有云,云的架构里会把网络的层次逐渐扁平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由传统的南北向流量逐渐过渡到东西向流量,东西向流量越大,刚才会看到DC的下沉会越快。这个就和刚才咱们分享的各种像OpenStack也好,各种各样的云上层的应用和SaaS、PaaS层各种各样的OS、各种各样的应用调度上驱使的流量的变化,刚才移动的专家讲,在移动的基地实际测试的时候,就是因为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网络的池化,导致瞬间的南北流量一下激增。

首先我们提到云带来什么,云到基础层的时候,因为华为是一个传统的设备提供商,我们最先感知的是带宽,我们瞬间感觉到了这个流量在近几年的发展完全是超摩尔指数定律的发展,而且这个发展已经超过了目前我们芯片研发的速度和提供的能力,包括我们的一些光器件。为什么造成了这么大的激增,出去互联网业务之外,还有因为云带来的激增。我还有在互联网里面,一个是云化,一个是有视频、云服务激增,大量出现数据中心。早期时数据中心没有在我们通信网络里,历史上计算就是计算,网络连接就是网络连接,两个没有关联,但是恰恰由于云服务把两个关联起来,这时候网随云动,出现的重要的基础设施就是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这几年是如火如荼的仅次于房地产的第二大事业,我们看到全国各地到处兴建数据中心,到底数据中心是怎么样的变化趋势。有可能以前还没收回来了,有可能变成下一个东西了,现在变化节奏太快。还有是我们要去看望一下真正的技术发展的高峰,究竟谁在引领这个世界,还是回到欧美的源头市场,在近两三年,华为在全球的市场开拓当中,我们也总结了一些规律。首先第一个是结合云,真的出现了这样一个叫云服务基础提供上商,标准术语叫CSP,也出现了新的市场,DCI的市场。现在业内把CSP的排名会和几大云公司关联起来,它首次进入了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里。还有一个是关于他们修建数据中心的节奏,就能感知到这个东西的变化有多快,传统里面其实互联网企业,包括我们中国,比较大型的OTT互联网公司,其实我们访谈过,在两三年前,一个城市里有两三个数据中心就已经足以满足他的应用诉求了,尤其是结合一些CDN的网络就能提供很好的服务。但是这两年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是远远不足的,我们仅在一年的时间里,不光是在中国还是亚洲市场包括欧美市场,都深刻感受到运营商包括互联网公司都会在当地城市尤其是热点城市里建设四到五个数据中心,包括亚马逊、谷歌都发布了他的架构,我们也看到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是中国的腾讯,腾讯已经有超过一个园区10万个集群节点,包括华为公司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结合腾讯实际的业务,做了大量的关于SDN、关于整个网络的优化,包括我们的设备级、器件级都要配合他的业务做大量的创新。在网络架构优化里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首次大量参与了基础网络架构,这个架构里最大的变化是关于流量的互联互通、对等服务里来解决东西向流量的优化。我们会看到几个全世界的关键节点上做了标准的对等互联服务。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架构变化,其说是关于数据中心首次成为一个重要的网络节点一起设计规划,以前只是列入服务就可以了。现在在定义的基础连接联动服务会包括云服务连接,刚才分享的云服务里有好几个模块是说未来在待开发的里面,关于网络层的资源调度,结合这个架构来一起提供未来服务。

这是几家著名的大公司,我们也是经过几年的互动服务,他们在不同的路径去解决问题,我们一说云,大家就人云亦云,其实云里面千差万别,这几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应用,未来基于不同的云服务,他的路径尤其是在基础的网络层构建上、IaaS层构建上,会远远不同。主要是亚马逊和谷歌,他大量去整合全世界的资源,甚至包括海缆,真正全世界互联互通的网络是由铺设在海底的海缆来连接各个国家。包括Facebook做了大量的创新,同样有大量的开源组织来做下一代的技术创新。刚才电信的王峰博士提到关于NFV层的,其实主要是来自于Facebook的创新。

这是全世界的资源,我们比较关注网络建设里面,事实上还是要回到资源。未来的网络其实是一个资源战,这就是我们讲的全世界分布图,上面是前十几年下来之后的流量对等。这张图是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亚马逊首次向外界公开了他在全世界的数据服务网络,Netflix和亚马逊花了七年时间来做的,一旦上线为什么会提供那么好的服务,亚马逊发布了全世界首个的100G全高速网络,在实测的云服务质量里,上了云之后,亚马逊还是远高别人一筹,这个优化不只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开源社区把它优化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是关于基础设施的优化,这一层的优化网络首次参与了,刚才讲计算和网络之间未来边界的问题,这个也是我们作为厂商非常关注的,我们也是同样的观点,未来的云化之后,网和计算将会深度整合,一定会有的。但是可能我们会看到大量的网络,我们看到的是节点,但实际上基础和连接一定是有的。

这个是我们在欧洲看到的新建的未来的数据中心,欧美数据中心的架构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基础资源服务,我们以前主要关心光纤、链路、路由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发现真正当我们参与到云的资源整合里面,我们还是要关心它的气候、水文、地理等等这些综合的因素,这是一场很标准的通信地产战。前天我们分享的时候还讨论到,未来是不是数据中心叠加了“互联网+”这样一个概念,变成一个地产增值的运营。这个港口是荷兰一个无人区的港,正是因为谷歌的数据中心进入,方圆十公里变成了欧洲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地,这个岛的交换容量达到了10T,仅仅新建了不到一年。这是我们跟欧洲的云服务提供商合作的时候在深度参与和创新的低时延网络,这是欧洲提供的一个泛欧低时延网络,在荷兰,分别辐射到伦敦、法国、德国,汽车制造业大量导入了数据云服务,供应商也主要是来自于泛欧的低时延网络来给他提供基础网络服务。

网络重构,第一个是关于网络的利用率,如何提升效率,如何和我们的应用深度结合起来做优化,这也是我们在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以及海外的一些互联网公司结合实际应用上做的调度流量优化,SDN的很多创新应用来自于这块。还有一个是关于网络的弹性,网络的弹性其实和刚才很多位嘉宾分享的主题是一致的,就是要快速灵活,为了匹配你的计算资源、存储单元,一定要变得灵活,也要把网变得灵活。还有一个是关于我们整个研发中期和服务支撑周期,都要配合云的整个服务来提供一个变化,这是标准的三个在重构网络上要去考虑的。

最重要的特点,时延,真正在我们大量结合行业的客户应用里,我们总结了时延最苛刻的行业,第一个是电力公司的输变电网,第二个是金融,最高时延在纽约和伦敦,结合应用软件深度整合他的网络。还有一个故事,倾全城打造了一个著名的低时延网络国家,新加坡。新加坡当时提出了一个国家宽带计划,重要的是投资了几条直通纽约和直通伦敦的交易所的,因为他自己给自己定位一个金融城市,金融城市最重要的就是提供这条链路服务。在当时一上的时候就给新加坡修了直达纽约和伦敦的海缆和直通链路,能够提供非常低时延的网络。还有一个是未来,关于AR和VR的体验上,会大量的开销,对这个网络的时延要求非常高,这个是端到端的,除去我们现在正在大量热议的4G、5G网络,包括内容、计算,AR会有大量的协同计算出现,也会严重影响云和云之间、数据和数据之间传递整个发生变化。我们认为这三项业务会大量驱动网络重构。

这是我们在前几年总结的一些对时延的要求,实际测试的时候要结合应用、结合物理位置、结合距离。这里面最有意义的一个故事实际上是金融,IBM首次把数据金融的业务做解耦之后,能够提供分布式,我们经常会听到金融里有两地三中心灾备,这个灾备在解耦过程当中其实就有过两次深度的整合和优化,最早他提出来300公里能测多少时延,到最后优化完。

在互联网重构里,重要的变化演进,刚才提到数据中心的变化,刚才几位专家也提到,未来网游可能会变成服务器加上交换机,未来以数据中心化为趋势的网络架构演进,数据中心也会有这么几个阶段的变化,最开始是高度的数据集中、计算集中,演进到由于资源、由于带宽等等原因,呈分布式数据中心。今年其实是咱们中国市场里非常大的一次分布式数据中心建设的机会。我们可能挺到很多政务云、主管托管业务等等这些大量的突然兴起,在第二个阶段,由全面云化带来的机会。我们认为这还不是最终,最终还会不断演进。

说到网络,大家最长热议的是关于华为我们SDN方面的构建和能力上,首先把数据中心之间的连接关系,还有大量的开放我们的接口,参与像OpenStack和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业应用,我们总结过,我们要对接的云全世界有不下二三十个,我们每做一个网络的开放都要大量的沉淀积累和提供各种各样的API。实际上未来的网络里真的是一个研发首次深度参与了云服务运营的模式。我们也在探讨,华为也在探讨,未来的模式大家也都提到DevOps,我们如何响应云的应用发布的周期。首先第一,云太快了,平均每3到6个月就有新的应用、新的趋势,华为由传统芯片制造研发到我们网络的设备,到发布出去,包括运营商的网,历史上的整个周期,从试点到真正广泛推广都要两到三年。目前云服务里面不允许我们再有原来研发的流程来享用云服务,我们也是在近一年的实践里调整我们的组织,调整我们的架构,能够快速匹配咱们未来云化的周期。这个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很多我们在早期看到云服务厂商里面会去找一些小模块、小器件,找一些普通的交换机,找一些普通的路由器,这一波都已经重整过了。为什么支撑不下来,核心的原因还是因为商业模式的变化,因为在在云化里其实对DevOps是没有勾画商业利益的,这么多软件研发人员一旦开源,商业模式怎么变,历史上包括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包括设备厂商做的设备,包括最后的用户感知到的服务,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我们把这个叫商业循环。一旦改了商业模式,大量的开源之后,其实会面临到技术投入、研发人员的开销,包括提供的云服务的质量。真正做大范围、大规模高质量的,还是要回到商业的本质上来。华为会在这个地方做大量的调整,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为了全面应对云化来做的基础架构的响应,能够真正匹配3到6个月。目前我们已经洞悉到的关于100G的网络扩容的问题,在咱们中国市场,其实100G扩容平均周期需要一年。

为了应对这样的模式,华为会在下一代全面云化的网络架构里,会深度结合,大家知道华为目前是产品线比较全的,一方面是IT,一方面是软件,包括大数据和一些云服务。还有我们的基础网络开放出来,SDN,敏捷网络,配合基础网络架构重构,会大量基于这样的模式参与到下一代的云服务网络服务商。这是我们现在的硬能力,目前和欧美基本上是同步的,关于整个端到端网络的400G最新创新,100G我们已经是很快速的响应和商用了,在我们提供的服务里,最大的是关于200G和400G应用。

还有一个是在创新领域,数据中心在光领域,为了能够解决数据中心化之后的功耗、能耗问题,我们也会在网络产品线这个领域里大量的投入光的基础能力,来优化数据中心化未来的网络架构。这个是目前我们现在正在和腾讯公司做的联合创新的项目,在数据中心内部充分引入光的交换与交叉。刚才我们看到讨论很多平台架构里把网络都扔给了以太层,这个和IT讨论的不够充分。其实我们在很多云化的网络项目里看到,它已经不是提供给以太层,是快速用光层来解决问题,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

刚才有提到未来网络云里面的重要部件,关于以太网链路层交换层架构上,我们也大量发布最新的演进路径和版本来相应这样一个超大容量的发展。其中有一个要提及一下,在数据中心交换机上引入了大路由的能力,这个是我们自主研发芯片,大家要知道历史上这也是一次架构性的转化,历史上路由是路由,交换是交换,我们首次做了整合。这个实际上在我刚才有一张图分享了全世界连接的网络里,数据中心的网络会变得和原来的互联网长得真的很像,是由一个Server到一个终端,因为我们的手机终端也是一个Server,其实已经是从一个服务器到一个服务器,未来的网络架构有可能就趋同了。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对我们交换能力的路由能力是要有深度考验的,我看到咱们很多运营商的创新网络里也都在提这一点,这个是对的,我们主要是微软公司和Facebook公司包括谷歌,我们在海外的很多国家的网络配合实测上也看到他们在大量用户。最早优化的是Facebook,我们也看到中国像阿里巴巴、腾讯在他们超大的计算规模节点上充分引入了BGP的协议,这个对我们网络的设备,背后的交换以及设备是要重新定义的,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几个设备堆叠起来就组成了一个网。在未来的2-3年里我们也会加大投入,在这个领域把基础的能力,不管是服务器芯片还是网络芯片,其实都是我们构建这张网的本,会在这些领域里持续投入建设,把这个东西和云服务能够滚动的演进,能够解决云服务里最核心的焦点和问题。

谢谢大家。

新闻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