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云计算 -> 正文
长三角云计算产业版图浮现
2017-04-13

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给正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长三角地区带来新的机遇。

近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的发展目标,并指出要以工业云、政务云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为切入点,带动产业快速发展。

云计算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云计算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并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长三角作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应用云计算大幅提升产业效率已成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

上海市信息行业服务协会秘书长陆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云计算的应用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云计算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效率,而且费用更低,企业处理数据也更安全。

长三角拥抱“云计算”

云计算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必争之地”。

上海是最早的8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在云计算产业处于龙头地位。2017年3月31日,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张英在工业互联网专题沙龙上明确表示,未来3-5年,上海将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为主要抓手。重点打造3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培育300个创新发展应用项目,全市范围内建设3-5个实践示范基地、10个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涌现出20家以上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2016年10月,中国排名第一的制造业大省江苏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将与江苏省及各地政府或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搭建云计算平台,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作为全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浙江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也走在国内前列。数据显示,2016年,浙江省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达8.4%,已成为浙江经济的支柱产业。

安徽也指出,到2018年底,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5%;相比2015年底,工业云企业用户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库存周转率提高25%,能源利用率提高5%。

从长三角对云计算产业布局可见,云计算已从概念导入进入广泛普及、应用繁荣的新阶段,成为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约1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2016年,云计算骨干企业收入均实现翻番。

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执行副会长傅正认为,从长三角地区的资源禀赋来看,上海突出优势在于人才集中,很多大型企业总部在上海,云计算集团化应用明显。江浙优势更多体现在制造业基础较好,云计算应用市场广阔。

“云计算产业发展方向首先是加强人才交流、资本交流,拓展案例进一步得到解决;其次通过云计算发展应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制造业企业通过云计算应用带动相关市场的发展从而培植有关产业,有关产业再推动云计算在制造业领域的发展。”傅正说。

制造业运用还待提升

虽然我国云计算发展势头迅猛,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工信部指出,我国云计算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重点行业用户对云计算的安全性、可靠性、可迁移性仍存在一定顾虑;产业供给能力有待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数据中心重复建设现象凸现;产业支撑条件有待完善;标准和评测认证体系尚不完备,人才队伍有待加强。

“从企业层面来看,云计算的应用可以直接降低IT成本,通过规划,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一半运维人员成本,减少10%-30%物理设备浪费。”上海安畅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岑圣说。

岑圣进一步表示,从公司业务来看,与制造业企业的合作实际上相对较少。“很多制造业企业对云的概念很感兴趣,但对如何操作仍然一知半解, 上云 的技术门槛较高,需要花较多时间沟通。”

陆雷认为,制造业领域的互联网人员素质有待加强。“云计算在制造业的应用在于电脑控制机器,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专业设备与电脑连接中,对专业设备要求也更专。”

上海欧网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为制造业提供平台建设,该公司运营总监常潇彬表示:“云计算在制造业推进中,企业不单单是需要云计算、云存储这些软件支持,更需要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这是真正的难点所在。”

为了解决以上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难点,《计划》也指出,将鼓励优化投资融资环境,加大授信支持力度支持云计算企业拓展市场;鼓励部属高校加强相关学科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实训;加大对优秀云计算企业、产品、服务、应用案例以及产业园区、行业组织的宣传力度;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推进建立多层次国际合作体系,支持骨干云计算企业加快海外布局,提高国际市场能力。

新闻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