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移动互联 -> 正文
移动互联时代,老师这样教,学生才受益?
2015-12-30

本文摘自北京市教委委员李奕近日在“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之开放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报告“深化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移动互联”。
  2015年中高考试题提供更多选择性,让不同孩子找到展示空间
  在谈以下几个观点之前,先从考试入手,看一看我们今年的高考实题,今年北京语文高考的作文题。从2014年开始,高考给出了可选择题目,今年高考微作文题目有三个,要求学生只要答一个就可以,第一是从读过几个名著当中,如果读过一个,用一个简短文字表述出来介绍。第二是针对乱涂乱画、违禁吸引来写一个劝解短信。第三是以圆为例,写一首小诗等。在这样的考题当中,如果你真的读书很多,可以做。但是如果没读过,可以像上面列的这些问题写一些,如果是高手,现在也允许同学写诗歌。
  
  在这样的高考题当中,不同类型的孩子找到了自己展示的空间,真地让高考(决定他12年基础教育积累运用的两个半小时)变成他可选择可发展的考试方式。我们看到不同类型的孩子,三个题目当中都有不同的表现,都有满分作文。
  
  我们中考题中有这么一道题,小人书,这道题怎么说的?是岳母刺字,给了六幅图,请同学看完前五幅图,第六幅是岳飞刺完字以后,提枪上马,给第六幅写注解。在这样的题当中思考一个进程,同时要匹配前面文字描述的多少和口气,描述第六个的说明。当然这个题的传统也可以,比如出完这个题不出画,出文字也可以。传统考试可能问你,岳飞是什么朝代的人,什么英雄,抗击的谁等等,这个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它考察的是母语素养,最底层的逻辑思维,情景体验,以及根据这个情景体验去理解人物的心情,肯定不能长篇大论。写400字的说明,一定要揣摩岳飞去干吗,受到什么样的激励,,然后才能构建成一个整体的母语描述。
  这是我们谈到在考试改革当中,即便我们现在大规模考试唯一一次考试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选择性。由此及彼,如果毕业年级这么考,这样的考题,初三怎么复习?是不是初三买20本小人书,中间撕掉五六页中间练着写?传统的办法是怎么出怎么练。判卷怎么判?阅卷的过程当中,这个题考什么知识点,什么能力?或者必须体现出这个能力,但是这道题,我们在阅卷的标准上,除了知识点的目标、能力的表现以外,还有态度价值观的取向,孩子要有正能量。不同年龄段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16岁的阶段,你感觉这种爱国情怀,这种英雄气质,岳母刺字的激励,给你带来什么东西。我们怎么应对这样的考题和考试,过程怎么匹配?
  孩子的个性经过学校教育是教没了,还是发展了?这值得我们反思
  还有一个小案例,这也是北京一个区县一年级小孩、6岁孩子的美术作品。美术老师要求三张纸上画过去的我、现在的我、以后的我。但是在画完以后让学生讲出来,因为确实六岁的小孩画完以后,他不讲你根本看不懂,我也没看懂,这是什么意思?第一幅,过去的我不高兴,云彩都是不高兴的;看现在的我,我现在画得多好看;以后的我,这个更精彩,画得更好看了,连我都惊讶了,我怎么进步这么大。
  
  朝阳区一个六岁小孩美术课上画的东西,我们在考虑,孩子的母语素养和我们要给予他的个性培养和自主特点,通过基础教育9-12年的培养是教没了,还是弘扬出去了?把孩子放在正中央、尊重他的个性是我们教育最本质的东西,但是以前放在嘴上,在我们教学过程当中,可能慢慢让孩子从六岁开始,进入到小学中学开始忘了自己想干嘛了,知道老师想要什么,知道家长想要什么,所以为什么班主任教的那个学科往往成绩高?因为班主任借助很多其他的力量,我可以管你,天天看你,请家长等。这实际上在我们基础教育当中是值得反思的。
  往往六岁之前,孩子知道自己想干嘛并且不懈的去努力,上了学以后,孩子越来越听话了,越来越知道家长想干嘛,老师想干嘛,直到上了高中真地不知道自己想干嘛。我们中国的大学本科真正喜欢自己专业的人并不是多数,这些值得我们反思,而且一直反思到整个课程考试评价的每个细节。即便我们现在大的制度不做调整,我们仍然在这儿有很多努力的空间。
  中高考考核,需要放在九到十二年的时间尺度中去考虑
  比如说,原来的中考高考就是一个工具,目的是它有区分度,为高等院校分层录取来服务,现在这张试卷应该服务于孩子12年的成长,在试卷上要打破题目不能够选择的界限。以前这个对于考试评价来讲是天大的障碍,可能选择的题目怎么等值,答案开放性怎么阅卷,这两年的探索当中应该能够通过技术来解决。用技术解决的时候,对基础教育全过程的影响不一样,像刚才这样题的复习和应试,可能要放在九年到十二年的尺度当中应试,要从一开始培养孩子独立思维和连续表达的方式。到二三年级的绘本教学,到四五年级的看图说话,到初中阶段,开始关注人物情节的变化了,开始看《四世同堂》了,开始关注人物性格怎样,是懦弱还是坚强的?所以孩子这方面素养是这么演变过来的。
  我们在关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过程当中,是不是真地把孩子当人看,培养核心素养,让他健康成长,用他最宝贵的东西进入到高校,进入到社会去。
  我们最近关注芬兰的教学改革,主题是教学学习,包括学科基础上的横向联动。美国12月10日签署了一个确保让每个孩子不掉队的法案,在人类需求当中,越来越关注孩子哪些方面最宝贵,还是在学科当中强调知识点能力最宝贵?政府能够掌握的是考试评价指挥棒的变革,从这个点上做这样试题的探索,从这个点上关注新颁布的高考方案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国务院前头颁布这个?一定不是一个考试方案,一定是对人认识的方案,甚至是怎么培养人等等。
  大部分中小学老师擅长加工,而不擅长发现和保护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再谈谈我的观点。一是首都教育“深综改”的基本思路和策略,更多的还是基础教育的课改和考试内容。二是考试评价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三是广义教育供给下信息化、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
  首先是课程改革基本的思路。十八大之后一直在做,以下几个基本思路和想法。
  
  首先,学生是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的体验者。改革要取得成效,要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就要使各项改革举措既要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习惯,又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
  教育领域真正的群众路线和作风转变是哪一块?我们真正的作风转变是不是真的把学生放在正中央,把我们所掌握的政策、制度、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把习惯控制的一些东西交给学生,从而理解新高考不再规定考试科目,而是让学生自主选?这对我们来讲是天大的挑战,我们不习惯,原来希望控制好以后,好公平。这一次他真地自主选了,我们大学也要自主选,招的同样是620分的学生,但是组合不一样,学生真地有自主权。包括我们平时的教育供给、课程方案,每个老师善于把自己的学科内容在学生身上加工到一定的层次。但是现在可能不行,现在可能我们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要致力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爱好。至少北京现在大部分中小学老师不擅长发现更不擅长保护,但是擅长加工。学校内部擅长治疗,不擅长诊断,就像医院没有化验室似的,再怎么治疗,是没有针对性,副作用很大。
  所以这里提到,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包括课程设置、对于信息化的应用,不再是设计好的几种模式,实验室应用过的、见效的做过比对研究的,而是尊重学生,尊重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根据需要给予支持,在支持当中,传统的手段捉襟见肘或者是基本上走到死胡同,技术和信息化才体现。把学生放到正中央,其实总书记在2015年年初的新年致辞及之后的讲话中,几次提到关注每一项改革,尊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如果没有获得感,一些东西实际发生但是没有获得。包括考试评价改革里面,真地让学生在这张试卷当中找到自己可发挥的题目和空间了,他才有实际获得感,所以这是为什么首先在北京的中高考当中,突破了题目选择和答案的开放性,甚至我们在选择题当中,还设计了选项分级赋分,在一些比较封闭的选择里都可以相对开放。
  孩子在学校里能否得到幸福和尊重,是老百姓将来的择校标准
  其次是学校,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平等和公平的发展性。能不能在这个框架下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充分体现他的自由?老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想办法发现他的优势,把他的优势学科凸现出来。设定新高考,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课程改革的匹配,仅仅从高中做远远不够,靠高中的导师辅导根本来不及。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和积累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做起,甚至从一年级开始的,这九年要致力于保护他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如果这个过程没有,光高中改变已经来不及了,义务阶段是重中之重。
  在这一轮的改革当中,真正下力的是放在了初中,也就是义务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变好,高中水到渠成。现在也在反思,过去很多改革项目包括优秀拔尖人才培养项目,是应该放在高中阶段更好,还是应该再往前移一下?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是技能型的,培养专业还是培养他的素养好?这种素养基础打好了,他自然会生长,而不是早期去加工,甚至会超越学段的一些能力和知识和要求。
  这是我们提到价值和成果质量,真正学校的价值和成果质量,是体现在对每个孩子的发展支持和增值上,而不是对学科成绩的加工和增值。将来老百姓的选择,是把我的孩子送到这个学校,他能不能得到幸福和尊重,优势学科能不能让我们发现,支持到他能够依赖这个爱好和特长,走好一生的路,为进入和谐社会奠定身心基础。但是我们没有制度建设,没有政策的固化和保障,从高考开始,把学科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中考是不是应该释放得更大?虽然义务教育是均衡化发展,但如果把孩子教成一模一样,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没准会适得其反。
  从这个视角看待芬兰、看待英国、看待法国,包括看待美国的最新法案,他也在做尊重孩子兴趣爱好方面的保护。我们关注他们法案的调整和整个的改革,实际上是兼顾的,兼顾中是有倾向的。在这一轮改革当中,中国的高考改革方案以这么高的层次推出来,上海和浙江试用,我们高度关注,也高度认识他所带来的影响。
  教育供给端质量不改革,孩子的个性成长可能是句空话
  再就是政府,政府是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的主导者,但不是唯一,包括目标广度,同时也间接影响供给和服务资源质量的高低。刚才谈到学校和学生的理念,如果成立,要尊重他,看来单一供给不行,包括考试试题的单一供给。所以出现题目的可选择,都是从15个学科考虑,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方案,还是继续考虑按领域来供给?比如说总书记谈到的实践活动,是归到劳技课、社会实践里,还是有更多的领域?仅仅是靠学校的一亩三分地和图书馆还是丰富人力资源观,要让他走到学校和教材之外去?所有这些可能都是政府在这一轮工作中要考虑的。但是边界的突破,资源的丰富和多元化,原有的治理手段肯定管不了,原来教育部管省市的教育厅,然后管教育局,然后管学校,一层一层地管理,办学条件达标想办法让标准都一样,但是超标的标准肯定进不来,这些是不是能够用资源保护和支撑孩子的发展?需要在新时期建立一个统一战线,需要在这一侧有多元的供给,信息化手段就是它的目标。
  
  尽管有各个方面的导向转变,都呼唤着包括政府、学校、教育局对于广义教育资源的治理和组织,包括对于学生的服务。简单地用课时、在校时间管理,原来曾经有在校时间不能超过多少、课时不能超过多少等,好减轻负担,但是获得信息的渠道早已经不清楚了。边界的突破呼唤着教育资源的供给,包括服务方式要有新方式。在需求的背景下,要不得不去考虑是不是要用“互联网+”,是不是要用移动终端,要让他随时随地。同时我们的老师怎么控制,怎么支持他,利用移动互联获取他的发展。
  我们有几个基本策略,也是迎合现在,我们谈到供给端质量的改革,否则我们支持孩子的个性成长可能就是一句空话,这个供给是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供给端需要转型升级,他的结构要调整,变成开放式的。
  从善于加工到善于发现,从计较分到在意人
  第二,考试和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在理念下其实并不是空谈,比如说新的考试方案带来的变化,科目可以选择,赋分可选择,考题可以选择,答案开放性,资源可以选择。制度的变化倒逼老师课程教学的方式变革,老师需要进行移动互联教学。
  
  北京今年七月份发布了一个课程设置方案,给予了校长和老师更多自主权,作业未必是每天要给的,每天留的基础上,长周期作业是面向知识结构、面向项目的学习,包括综合实践等等。
  
  高中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教育部总体规定的,学校老师和校长习惯不习惯,会不会治理新给你的资源和空间,给学生更多选择,包括在配套的中招制度?所谓深综改,综合是各个方面一块改,高考改,高招呢?
  
  中考改了,中招呢?中招可选的报名批次,学生有更丰富的高中阶段的培养模式和生存选择,从2013年8个,到2015年16个,供给端的模式选择在改变。
  
  包括在学校,认识学生的角度和老师看待自己学生的角度都有变革。从善于加工到善于发现,如果你不善于发现学生,你的成绩也不会有变化。从善于教授到善于引导和保护,怎么能够凸现他最优质的学科,你保护得越好,你们学校毕业班的成绩越高,老师水平越高;从计较分到在意人,原来每个人计较的是分,但是现在在意每个孩子的成长,如果不在意,他将来上高中吃亏,是有问题的。从考知识、教知识,到考思维、教思维,甚至考各个方面,这些变化是我们现在课改包括考试改革需要的,老师家长都要根据这样的方面来变。
  
  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尊重,移动互联时代呼唤“精准教育服务计划”
  在这种变化当中,广义教育资源下的移动互联成为必须的选择。首先,供给方式从传统学校的学位供给、课堂教学的供给,到校内校外的供给,在线的教师服务,能不能让我们孩子真正得到充分的尊重?除了在学校“临床”的老师教语文、数学、地理、历史以外,在他最优势、最爱好的科目上有一个在线的老师,就像现在精准医疗计划,包括现在谈的精准教育服务计划,能够真正给学生以资源和服务的支持。另外,在线的课程服务需要由他选,另加上在线的诊断服务,我们原来的诊断工具和校内的考试都是基于标准的,包括质量监控中心也是按照课标来检测,然后告诉这个省是不是达标了,你是第几名,为学生在线成长的诊断还相对欠缺。
  
  现在社会上的那些体检机构,没人逼着你去体检,但是有点钱以后去体检一下,调整一下自己。这种方式,帮助他发现自己的优势。另外跨部门、跨系统的广义教育工具,供给方式呼唤着一种在线和移动互联。
  供给的内容也是大数据分析之后的课程资源供给,而不是专家引领下的。比如说我招标采购,数学和物理这两个学科,应该给他提供什么样的资源,语文提供100篇阅读类似的。经过大数据分析之后,特别是在线诊断分析之后,孩子缺什么,就像现在使用消炎药,要使有针对性的,使三天不管用马上换。数据分析后的课程资源是真正的工具,没有移动互联是不行,因为他是基于数据反馈的。
  
  教师在线的支持服务,也不是名师给你的服务。我们要对老师的能力结构做细分,资源划分得越细,将来在线的治理服务越精准,所以每一个老师可以萃取出他的教育服务的优质属性。这些没有在线的支持,没有人力资源的分析也是做不到的,光靠一个名师,我都不知道我教的哪儿好。
  消费观引导下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新型资源观下的资源库建设,让北京的孩子,128万学生有一个不同口音的同学,每学期每一个月有交流多好。北京还有19所国际学校,如果我们的孩子某一个年级或者是初中的每个孩子在线都有一个不同肤色的小朋友,每学期做一次PPT的交流,他的国际理解和英语口语听力和交流,和他本班同学有意思得多,生成性资源也就多,没有信息技术也达不到,不可能突破时空限制。京津冀一体化现在在考虑这个事,对于在京的国际学校资源想办法开发出来,既然在北京,是不是可以共融共享?
  在线自我诊断:体检中心和化验室的建设。社会是不是有第三方作为体检中心,每个学校是不是应该有教育的化验室,不仅仅是教务处统计成绩?学校跟年级里面是不是应该有会诊制度?各个学校一起来诊断这个人,而不是各自诊断各自专门学科,这是供给内容。
  
  供给节奏:长短和大小。学段内的快慢结合、长周期作业,在线自我诊断的频度,双师辅导周期。我们做真地调整,真地把孩子放到第一位的时候,供给的内容、方式和节奏就实实在在地变化。我们区县教研、市教研规定好哪一天统一考,这个在考试改革、课程改革当中是致命的,需要突破的,新的高考方向也正朝此方向努力。
  消费观引导下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是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建立服务于学生的成长的统一战线。以创新促绿色发展,统筹协调课程设置、考试评价、招生录取等多个环节,必须通过结构性调整才行,进一步开放拓展教师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促进共享、共同践行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感觉五中全会给我们提出的五个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五个发展,是有内在的联系和因果的关系。借用总书记的话,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要让网络服务13亿孩子,我们要考虑的是要让移动互联、让网络真正惠及到每一个孩子,让孩子能消费下去,而不是强加上去的。

新闻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