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移动互联 -> 正文
移动互联时代,从“智库型媒体”走向“媒体型智库”
2014-04-15

《财经国家周刊》创刊不到4年,跻身市场认可的一线财经媒体品牌,成为最年轻的“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和“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同时,吴亮和团队推动财国从“智库型媒体”迈向“媒体型智库”,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新的媒体转型生态系统。

市场化方式嫁接优势

中国记者:中国的财经类媒体,是个竞争激烈的传统细分市场,专业门槛、资金门槛都很高。《财经国家周刊》2009年12月28日创刊,2012年就实现了“三年打平盈利”的目标,内容影响力与品牌影响力较快速提升,跻身市场认可的一线财经媒体品牌。在主流新闻的专业化、市场化传播上,你们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吴亮:《财经国家周刊》(以下简称财国)创刊时,市场竞争已异常激烈,紧接着又进入“平面媒体整体衰落”产业周期。探讨主流新闻的市场化传播,尤其是在体制内探索最大限度的市场化,这是我们的课题,也是瞭望周刊社党组交给我们的任务。思考比较多,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作为新华社报刊,《财经国家周刊》有公信力和信任资源,同时,其引导力建设、传播力建设、品牌力建设,不能盲目与市场化媒体“比胆量”“拼底线”,不能简单地追求轰动效应,不能热衷于情绪化表达,不能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在工作中,我们主张建设性的价值取向、科学缜密的专业精神,用严谨精细的思想、客观公正的分析、生动深刻的表述,体现国家队水准的主流财经大刊的品质气质。我们期望能集新华社的资源优势与市场化的运行优势于一身,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体现国家价值的市场张力。

我们提出,用权威博取公信力、用专业性赢取话语权、用创造性获取影响力,创建“媒体型智库”。

1.“开前门”采编财经深度报道,建立起与决策部门越来越良性的互动关系。财国成为连续专访省部长最多的财经媒体,成为承接部委研究课题最多的财经媒体,也成为部委发行量最大的市场化财经媒体。

在新华社的支持下,财国在2010年初开设了“国家的远见——对话省部长”专栏,目前已是杂志的品牌栏目,财国成为连续专访省部长(已超过70人次)最多的财经媒体。市场认为,财国是离决策层最近的财经媒体,这个标签对财国品牌提升起到定桩作用。

2.探索“研究课题制”,聚合新华社优质调研资源,财国的课题制探讨为新华社财经报道的提升贡献了一定力量。课题制模式还成为培养研究型编辑记者的重要机制。财国定期组织团队认真策划当季、当年重要研究课题,系统化建立“部委+研究机构+媒体”的课题研究平台,组织编辑记者长期追踪调研,培育刊物的专业研究能力,为刊物迈向“智库型媒体”奠定基础。

3.创办“媒体型智库”是财国转型的又一重要举措,通过承接部委研究课题获取核心政策资源,通过专题报道获得品牌影响力,通过建立内部会议产品线建设核心资源圈群。财国不断探讨建立“研究产品-新闻产品-会议产品-新媒体产品”的一体化生产流程。

4.创建犀牛财经网和“犀牛财经联盟”,抢占传播优势平台,覆盖专业财经人士超过100万,探索传统媒体办新媒体的新业态。

构建媒体转型的“新生态系统”

中国记者:2014年,《财经国家周刊》第二个三年发展期,你们提出要从“智库型媒体”走向“媒体型智库”,是如何具体构建转型的“新生态系统”?

吴亮:杂志是什么?杂志是一个资源聚合平台,是一个沟通平台,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生产平台。现在,靠一篇新闻打天下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问题深度关注、聚合资源的时代。在原来杂志的生产方式中,记者采写一个稿件,然后发表,这是采编过程最核心的业务。但是,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们统领整个行业资源的抓手不是新闻采编,而是课题整合、是研究平台整合,是在《财经国家周刊》这个深度报道平台上,重构资源优势。

2010年至2013年,我们的杂志、智库、新媒体三者是平行架构,先是《财经国家周刊》、专刊、特刊,然后是瞭望智库,它作为政策类产品承接课题、研究报考、论坛等,最后是新媒体,包括财国新闻网、犀牛财经网以及线下推广活动。实际上,这三年的平行构架还是传统思路,这也正是我们的发展瓶颈。

在整体思路上,2014年起,我们要在三年内发展“媒体型智库”。作为移动互联背景下的微智库产品。“媒体型智库”是指,媒体作为智库的传播平台,是品牌的载体,媒体围绕智库课题来生产新闻产品,而课题可以延伸出研究圈群、研究报告、论坛、封面报道,甚至产生新的媒体。“媒体型智库”的最大特点是把传统新闻生产方式转变成以深度研究为核心抓手的资源平台,它背后的关键问题是转变产品理念,即如何围绕资源聚合设计信息产品。

我们希望探讨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以瞭望智库为平台,通过开放调研平台,建立课题制,建立研究产品线和研究资源平台,探索研究产品和新闻产品双向促进的新路径。这是一个集人才、信息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平台,能形成可持续的收入模式。

中国记者:能具体介绍一下瞭望智库的操作吗?

吴亮:实际上,智库是一个资源聚拢型屋顶,它有研究产品、有系列论坛等等,把专家资源、部委资源、课题资源全部聚拢过来。目前,我们的主要想法是先建瞭望智库做屋顶。

我们现在有20多个课题组同时运作,比如,针对中央提出棚改问题,我们成立“棚改”课题组,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大问题。《财经国家周刊》杂志通过组织研讨会,吸纳学界泰斗、国开行行长、新华社知名地产记者等参会讨论。此后,我们与新华社兄弟部门合作成立联合调查组,将研究课题深入下去。这样,由课题组负责人来长线做公开报道、研究报告。最终我们把大量关心这个话题的人群聚合过来。在这个过程中,杂志就不只是个简单的新闻生产平台,而成为是一个资源聚合与沟通的平台。这样一种由专家委员会——课题组——论坛——自媒体——微信等组成的流程,我们称之为“倒流水”,先有需求、有市场,再生产、出产品。

就整个传媒生态来说,我认为,在自媒体对整个媒体结构重新组合的过程中,核心要素还是资源。比如,涉及到棚改问题,这方面的主要研究人员集中在发改委、住建部、金融机构等,新华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通道,我们可以直接跟他们打交道,摸到核心信息源,把这些人聚拢过来。以瞭望智库的科技工作室为例,它承担着4G产业链课题,这个课题组团结专家、记者、行业龙头企业,专题研讨,产生研究报告、杂志封面、论坛、微信圈,再往下则形成了系列的“30人圈群”。这样的研讨包括移动互联网闭门会、4G产业链闭门会、虚拟运营商闭门会等等,顺之产生了细分领域的“系列30人”。通过这样聚合资源,刊物的报道水到渠成,衍生产品也水到渠成。

我们现在不停地组建研究圈群。从宏观经济、移动互联、土地、能源等各个领域邀请体制外的人才参加。实际上,现在研究机构不单单在体制内,有些领域大量的研究力量在体制外,比如券商研究机构、基金研究机构,包括各种民间智库,此外海外的智库也在进入。我们的优势是什么?一脚踏在体制内,一脚踏着市场化。为尽快把这些研究圈群建起来,这几天我们忙于瞭望智库在线招聘,在门槛上要求高端人才年轻一点,级别高一点。为什么呢?这个圈群是一个资源,他们也需要参与、共享和分享。

“媒体型智库”的顶层是瞭望智库国策研究委员会,往下依次是特约研究员团队以及各种垂直类团队,比如研究土地问题、水治理安全问题的垂直团队。这样可以大量利用外面的人才,编辑部的任务就是,为这些团队配备编辑和学术秘书,共同成长。

中国记者:在智库的推进过程中,你们遇到哪些问题?

吴亮:我认为,核心信息在决策层,财经的必争之地就是这个地方。我们有优势做智库,要通过研究的方式把资源整合过来。但人力与资本仍然是瓶颈。

以人力资源而言,真正深入到财经领域的核心问题,你会发现专业性人才十分缺乏,比如外汇管理问题、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等。怎么办?建立专家委员会,请懂的人来。只有这样持续努力,才有把这个问题搞懂的可能。为什么现在某些自媒体的影响力比较大?因为他们真的懂。

编辑部人力分配上,以智库为核心,我们简化了《财经国家周刊》杂志的人员配置,一部分人员进入智库。但打通这方面的生产流程还有许多需要匹配的地方。比如,有些记者转型去写研究报告,很难适应,是个人员淘汰和更新的过程。另外,有些成长起来的优秀人员也会因薪酬得不到满足而流失。我们目前还没有实行一些更为市场化的激励措施。有的时候,涉及到员工核心利益时,很难留住高端人才。

我们还在谈新的融资,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新闻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