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IT文摘 -> IT技术 -> 正文
可穿戴设备普及五大障碍

导语:美国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周一发表题为《可穿戴科技有未来吗?(Is There a Future for Wearable Tech?)》的文章称,可穿戴设备存在电池续航不足、功能局限和有违礼节等五大障碍,目前只受科技爱好者追捧,很难被普通消费者接纳。
  以下是文章全文:
  三星的智能手表Galaxy Gear出炉了,索尼(21.16, -0.26, -1.21%)的智能手表SmartWatch已更新到第二代,苹果(472.69, 4.98, 1.06%)公司、高通(68.81, 0.72, 1.06%)和LG等科技公司已即将加入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竞争,甚至连日本汽车尝试日产都想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另外别忘了还有谷歌(893.06, -3.13, -0.35%),在成功推出谷歌眼镜之后,该公司极有可能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可预见可穿戴设备大战将越演越烈。
  但可穿戴设备市场真的是下一个大市场,还是仅仅是科技公司在面对智能手机增幅下滑之际赶出来的一类“半吊子”产品?作为一个科技爱好者,我对可穿戴设备市场既热情拥护又有所保留,因为在这个时候,我不确定厂商和消费者都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下面我将从设计、性能和功能等方面来指出可穿戴设备发展存在的五大障碍。
  电池续航不足
  目前,可穿戴设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电池续航不足。谷歌眼镜的电池在视频拍摄模式下只能撑1.5至2个小时;三星Galaxy Gear在正常使用下续航时间仅为一天,重度使用则更糟糕;智能手表Pebble的续航时间尽管有好几天,但它是以牺牲与之配对的手机的电量为代价换来的。
  续航不足是众多科技产品面临的共同问题,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都不例外,但这一问题在可穿戴设备上更加凸显。如果用户的智能眼镜和智能手表一天都需要多次充电,这是对用户体验极大的伤害。
  尺寸厚重
  可穿戴设备要实现各种功能,就需要新的硬件来支撑,由此便产生了设备尺寸和重量的问题。不管是谷歌智能眼镜还是三星Galaxy Gear,相比对应的传统产品都要更大更笨重,这会将消费者拒之门外。
  不够时尚
  与其它计算类设备不同,可穿戴设备对时尚的要求会更高,用户不会因为“智能”而降低对该设备外观的要求。可穿戴设备就像首饰和配饰一样,要有时尚的外观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有违礼节
  正如总是带着蓝牙耳机的人不受待见一样,经常佩戴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人会不会存在同样的礼节问题?蓝牙耳机在2000年初就推出了,但至今仍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有违礼节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试想一下,当你在聚会时带着智能眼镜,或者使用智能手表摄录周边场景时,礼节何在?
  功能局限
  智能手表的核心价值定位是什么?与智能手机相比,它屏幕小,分辨率低,运行慢,而且功能局限。目前智能手表最大的功能就是为智能手机充当“信使”,但这样的功能真值299美元吗?当然,有些可穿戴设备的独特功能还是不错的,譬如谷歌眼镜的各种增强现实应用,还有耐克FuelBand的健康信息监测。但对大多数可穿戴设备来说,目前急需杀手级的应用来让用户埋单。
  总结下来,我认为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光明,但在这之前厂商们需要付出大量努力。现阶段来说,可穿戴设备还只是科技爱好者的“玩物”,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章搜索

覆盖全国各省会城市及海外城市的网速测试
→选择要测试的地区
→选择目标测试点
>> 测试点注册